区块链与Libra

刚刚过去的9月,数字货币的热度又上来了,这次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消息刺激了资本市场。上次类似的事件驱动,追溯到2019年6月“Facebook推加密货币稳定币Libra”。

区块链,数字货币,加密货币稳定币,这些词虽然不是最新的词汇,但要完全弄明白还是需要点时间的。区块链究竟是什么?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区块链

实际上区块链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那时一个很神秘的人叫中本聪,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同时给出了一个初始的设计和实现,也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比特币。

孙哥最早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用比特币炒币,或者市场上发行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加密货币上。这些乱象,导致了对区块链较大误解的产生。

其实,区块链并不高深,它就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加密货币分布式记账本。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记账本、加密货币和分布式,搞明白这三个词就够了。

首先是第一个关键词:记账本。 

这个账本其实就像我们的银行账户一样,你在某一个银行里面有多少钱,今天花了多少等等,这些都是有记账的。

我们再拿比特币交易的例子来说,一笔比特币交易完成之后,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就会记住你购进购出多少比特币的流水,这些条目会在你的账户中,你的账户就是一个账本。

这个账本可不是普通的账本,它前面有一个定语,叫多方参与。多方参与意味着什么?这个账本不是一个人去记的,也不是一个中心化机构去记的,而是由去中心化在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一起记。甚至借助于卫星系统,接下来可能还会分布在星空中。

这和我们平常在各个银行中开户存钱,然后再分别让各个银行给我们记账可大不相同。无论你去中心化在世界哪里,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你就可以进入这个数据库,看看A交易了10个比特币,或者B交易了100个比特币等等。

第二个关键词是加密货币。

加密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密码学的手段,保证你的账户不会被别人篡改。这就和现在我们去银行转账,他们通常会给你一个U盾一样,这个U盾就相当于你账户的一把钥匙,只有拥有钥匙的人才能操作这个账户,才能进行转账。

在区块链里面也有这个概念。你在区块链开户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创建一把钥匙,有了这个钥匙才可以操作区块链上的账户。这把钥匙的产生,和使用钥匙进行账户操作的一些判断,都来源于这个加密货币学手段。

第三个关键词叫做分布式。

分布式的意思是说,区块链这个多方参与的节点,实际上是分布在全球的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里面,他不归属于一个特定的机构。

像现在在BAT的一些系统里,存在有很多服务器,这个服务器我们也可以说他是多方参与的,但是我们不能说他是分布式的。为什么呢?

因为分布式有两个原则:一是它在物理位置上是分布式的;二,它在规则上面也是分布式的。但是像BAT他们的服务器,是归属于一个特定机构或者特定的个体的,这不能叫分布式。

总结一下:区块链就是去中心化在全球的所有的离散的点上的多个机器,维护一个特定的账户系统,而这种系统通过一种密码学的手段,可以保证操作时比较规矩的一项技术。

Libra 是什么?

Libra 是一种稳定币,它是一种数字加密货币行业里对于加密的分类。

什么是稳定币?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锁定价值的积分系统。区块链相当于一个不可篡改、不可破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可以发行一种积分,积分可以交易。稳定币就是这么一种“积分”,它的价值是稳定的。

以 Libra区块链为例,在这个区块链系统上,一个 Libra 积分等于 1 美元,这个价格是稳定不变的。如果你的账号里有 10 个 Libra,那就意味着你手里有 10 美元,可以在接受 Libra 的地方花掉这部分钱。

你也可以花钱买 Libra,也可以拿 Libra 换钱。根据 Libra 白皮书,创造 Libra 只能通过法定货币 1:1 购买 Libra,法币也将转入储备金。储备的规模决定 Libra 的实际价值,或有波动,但是很小。

在 Facebook 发币之前,数字加密货币市场中也出现了不少很有影响力的稳定币,包括 USDT、GUSD、PAX 等。

这些稳定币主要用于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的入金和避险,即如果有人想炒币,他可以花钱购买稳定币,然后在市场中买入卖出其他数字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等。

稳定币其实其主要目标是全球化的支付,但是因为无序市场的原因,目前这一功能很少被用到。

有人认为 Libra 就是 Facebook 的发行的类似于 Q 币的东西,其实这么理解也可以。但 Libra 比 Q 币更透明,应用场景更大。

其实这玩意儿更像国外的支付宝余额,用户拿现金存入 Facebook,换取 Libra,然后在 Facebook 的大树下支付。

对于Facebook下的 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 来讲,这是一件利好大事。他们终于可以在手机上更快、更便捷地在生活中转账付款了,而这一功能中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普及。

那么腾讯或者阿里巴巴会不会发行这样的数字稳定币呢?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央行目前仍然处于对数字货币的研究阶段。

央行数字货币

市场一直将区块链概念和央行数字货币有所混淆,但在近期的宣传中可以看到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区块链更多作为一种技术存在,虽然比特币等产物具备了一定的金融资产属性,但究其根本仍不是货币,而未来对于区块链的应用更多在溯源、交易等领域。

央行数字货币更多是对既有货币发行体系的补充以及对未来数字经济下货币基础设施的布局,其采用的技术将更为成熟,区块链只是备选。

央行数字货币:定位上,注重对现金(M0)的替代;运营体系上,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层架构;技术路线上,考虑区块链技术,不加载对履行货币职能不利的智能合约;账户上,仅对央行实名,对交易双方外的其他实体匿名(包括作为分发机构的商业银行)。

央行研发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名字是“DC/EP”(DC,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

DCEP 与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的最大区别是:DCEP 是由央行中心化运营的,只有交易双方和央行能看到交易的具体信息,而后者的管理是更去中心的,交易信息全网公开可查,且比特币的产生完全由开源程序控制,生成机制固定,更类似于原生资产,所以价格波动特别大。

DCEP 与 Libra 有以下异同:

相同之处:(1)都是数字资产;(2)分发机构向发行方的准备金率均为 100%;(3)都不向持有人付息;(4)都可控匿名(能满足监管要求)。

不同之处:

(1)DCEP 的债务人是央行,无风险;而 Libra 的债务人是 Libra 协会,对持有人而言,其面临 Libra 协会及其分发机构的双重信用风险。具体来说,对持有人而言,存在着其经销商未能向 Libra 足额缴纳准备金以及 Libra 协会自身的信用风险。

(2)DCEP 的运营体系为“央行-商业银行/其他机构”,而 Libra 的运营结构为“Libra 协会-Libra 的分发机构”,Libra 协会充当了事实上的央行角色。

随着数字货币逐渐从理论研究到实际运用,相关产业链会加速发展。

发行环节,DCEP由央行发行, 推荐能帮助央行识别与控制DCEP场外交易风险的服务商。

分发环节,有望成为DCEP分发机构的公司,例如,有大量 B 端(企业)商 户资源的公司或有 C 端(个人)支付服务经验的支付机构;商业银行、支付系统开发商也会发展。

用户端,有数字钱包等网络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开发经验的支付机构或技术开发商、POS 机具厂商、支付安全服务厂商、多功能 ATM 机服务商。

A股中,相关公司有海联金汇、飞天诚信、数字认证、卫士通、科蓝软件、易见股份、四方精创等。

原文 Wechat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理性投资,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如有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