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思维:在囚徒困境下,协商+合作才会共赢

文/韩大楠

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有两名囚犯犯了重罪,分开关在牢房里。然而,检方手头的证据只够证明他们犯了一起轻罪,最多能判处一年徒刑。于是检方告诉两人:如果有一人招供,另一人保持沉默,招供者可免于起诉,而沉默者将会在牢房里待上20年。如果两人都招供,则同时服刑5年。要是两人均保持沉默,则同时服刑1年。

20191214121512-e80c6100022a57592e552a3a8d755723_GQ4DQKRRGU3Q

很显然,“双方都保持沉默”是最优策略,这样两人都只需服刑1年。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这两名囚犯是被分开关的,双方不得串供。这样一来,他们的选择还是“沉默”吗?

不如设想一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名囚犯,你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如果对方招供,那你肯定也得招供,否则将要服刑20年;如果对方沉默,你也沉默的话,将服刑1年,但如果你招供的话,你可以被释放。从利己的角度出发,不管对方怎么做,招供对你来说都是最有利的。两个人动同样的脑筋,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个人都选择了招供,都被判了5年的刑期。

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每个人都选对自己最有利的,但最终获得一个对双方都最差的结果,这反应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是什么原因使得双方最后都选择了“损人不利己”呢?这就要说到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和他著名的“纳什均衡”了。

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追求私利的行为,会促进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但纳什却发现: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却是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比如上面的例子,谁会在乎两人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只在乎一件事:如果对方招供,而自己沉默,那自己就完了。这个风险承受不起,博弈到最后,就是双方都招供。

而且,一旦“都招供”的结果形成,会非常稳定。什么意思呢?你想改变现状,决定沉默,则将服刑20年;如果对方单方面沉默,也会服刑20年。谁也无法单方改变现状。因此,在这个“制度设计”下,“都招供”就成了一个稳定的“纳什均衡”,虽然它是一个“坏的均衡”。

因此,简单来说,纳什均衡就是一种博弈的稳定结果,谁单方改变策略,谁就会损失。

那么,有没有可能把“坏的均衡”变成“好的均衡”呢?即从“不合作”到“合作”?有,那就是改变“制度设计”。

我们身边很多事,如果大家从利己主义出发,可能会得到坏结果。那么但换个思维,也可以通过规则重新设计,达成好的均衡。

纳什均衡思维

纳什均衡思维模型,也称非合作均衡。指任何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而是从自身最有利的方向考虑,不考虑社会福利与对手利益。

这个策略组合由每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组成。 模型延伸,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

1.从世界的角度,发展动力如果是单独的个体与组织,都会有局限性,都只能是趋近于价值最大化。

2.策略博弈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判断,是点式的,不是线条的,因为大多时候,人们都在用感性判断。

3.人类的发展,就是趋近整体理性的过程,虽然极度缓慢,但未来的趋势就是超越个体的局限性。

4.在淘金的路上,赚的最多的往往不是挖金子的人,而是卖水的人。反本能,往往更有效。

总结

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从利己目的出发),纳什均衡是研究人与人互动情况下什么样的结果最可能出现,这个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称为“纳什均衡”。并且,这个结果非常稳定,谁单方改变策略,谁就会损失。

不同的游戏规则,也就是不同的制度下,决定了什么样的纳什均衡会出现,有“好的均衡”,也有“坏的均衡”,关键是“制度设计”。同时,纳什均衡也告诉我们,要协商、要合作,才能使双方利益最大化。

写在后面

以上,就是《芒格思维:在囚徒困境下,协商+合作才会共赢》

文章参考:百度百科、CSDN、豆瓣、知乎

欢迎来评~

————————————

大楠是谁?

一个很偶然撞进币圈的小白,是个正在不断成长的大楠。

但也有个独立标签【大楠有态度】

跟你说哦,大楠也期望交到币圈的朋友哦~

微信:15222567477,加大楠咱也来个令牌,就叫币乎~

20191214121512-af4d389f110af5c484783d1c2eccce71_GEZDIMBKGQ2DC

—-

编译者/作者:韩大楠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理性投资,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如有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