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比特幣對地球的危害並不像每個人想像的那麼嚴重

長期以來,比特幣挖礦對環境的影響一直是許多爭論的主題。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擔憂可能被誇大了。

丹麥奧爾堡大學的一對研究人員SusanneKöhler和Massimo Pizzol說,先前有關比特幣對環境影響的許多研究都對挖礦產生的碳排放量做出了「空白假設」。研究人員說,這些研究中很少有嘗試得出精確的數據。柯勒(Köhler)認為,缺乏合法信息造成了一個非常分裂的領域。

她告訴《新科學家》:「一方面,我們有這些令人震驚的聲音,說我們不會僅僅因為比特幣而達成巴黎協議。」 「另一方面,比特幣社區有很多聲音說,大多數挖礦工作都是用綠色能源完成的,影響不大。」

柯勒(Köhler)聲稱,先前與比特幣相關的環境研究假設所有加密貨幣礦開採活動的排放量大致相同,但這不一定是正確的。根據這些假設,估計比特幣開採產生的碳排放量每年高達63兆T。但是,根據庫勒(Köhler)的說法,實際數字接近這一數字的三分之一-每年僅為17.29兆T。

她的報告主要考察了中國,她說,中國約佔礦業碳排放量的47%。畢竟,中國是全球兩家最大的比特幣挖礦公司的所在地,分別是Bitmain和Canaan Creative。

柯勒(Köhler)的要點是,儘管中國在世界上大多數比特幣開採中都負有責任,但排放水平將根據挖礦公司的確切所在地而有所不同。例如,內蒙古地區很大程度上是煤炭支持的,因此產生的碳排放量中有超過四分之一來自中國的加密貨幣挖礦。研究人員說,另一方面,四川地區的排放量要少得多,因為它主要是水力燃料,更多地依賴可再生能源。

這份研究報告還列出了目前造成世界上大多數比特幣挖礦排放的全球頭把交椅,但是在中國只有三人躋身榜首。內蒙古,新疆和四川分別排在榜單的第一,第二和第七位。艾伯塔省(加拿大),俄羅斯和華盛頓州名列前五。

柯勒(Köhler)和皮佐(Pizzol)的研究逆轉了有關比特幣開採對地球造成的影響的厄運和悲觀研究的趨勢。去年夏天,CBS新聞報道比特幣挖礦產生的碳排放量與拉斯維加斯市一樣多,而Quartz在2018年初報道,冰島國家開採比特幣所用的電力要比為其所有房屋供電所用的電力更多。當年晚些時候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比特幣開採所消耗的電力比整個丹麥都要多。

體驗Web 3.0。

成為第一個獲得Decrypt Member的人。一種建立在區塊鏈上的新型賬戶。

搶先體驗

11月中旬通過新墨西哥大學發布的最新報告之一旨在向據稱由比特幣開採造成的損失提供1美元的補償。根據這項研究,每開採1美元的比特幣,就會對環境造成約0.49美元的損失。

這可能令人震驚,但就這些奧爾堡大學的研究人員而言,這可能是很多熱空氣。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DECRYPTMEDIA。版權歸作者Nicholas Marinoff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請理性投資,切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如有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