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注意力,我 p a y 了

這次過年回家,我被爸媽「冷落」了好幾次。

「陪我玩會啊媽」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我開始膩歪我媽,沒想到他倆竟然比我還忙。

「忙種樹呢,你以為你吃的江西大橙子是哪來的」

事實上,每天他倆花在多多果園*上的時間真是不少,從同事大姨那偷水的時候別提多高興了(簡直比我給發大紅包的時候還高興)。而且更令我驚奇的是,我的阿姨、叔叔、甚至姥姥姥爺都在果園裡有了虛擬身份,他們都成了?‍? 。

(等等,Farmer 這個貌似很高級的概念好像在哪也聽過 … 來著?)

*拼多多推出的線上虛擬種植遊戲,用戶通過偷水、種樹等行為收穫果實等虛擬物品,來兌換現實世界中的真實物品。後又推出了虛擬農場和牧場。

這樣種出的樹就可以兌換成「貨真價實」的真水果和農副產品,果園的另一頭就是新疆哈密瓜、內蒙牛奶、河北棒子麵和 … 哪的涼皮兒(第一次吃密封涼皮)的商戶。

客廳電視上播著精緻鮮肉代言的特侖蘇,窗外吹進來的冷風是它唯一的觀眾。

「這年頭誰還看廣告啊「

別的先不說,多多果園的模式讓我看到了,獲取並獎勵用戶「注意力」的巨大潛力。這遊戲複雜嗎?也不複雜,但直接 onboard 了一個個無比緊密的好友網路;直接在果園裡做廣告行的通嗎?沒人討厭這種先虛擬養成,又能拿手裡的滿足感吧。

我負責線上? 種樹,你負責線下真種樹,一起收穫一起吃。

「要啥區塊鏈,要啥自行車」一點不接地氣。

這讓我想到幾天前聽的 podcast:預測未來大師 Kevin Kelly (以下簡稱 KK)關於注意力經濟的展望。我天,當老外還在處於「展望未來」的時候,我老爸老媽已經活在未來了嗎?

下面切換一下畫風,為了對得起今天這題目,我們來離地兒聊聊注意力經濟。

1000 個真粉理論

To be a successful creator you don』t need millions. You don』t need millions of dollars or millions of customers, millions of clients or millions of fans. To make a living as a craftsperson, photographer, musician, designer, author, animator, app maker, entrepreneur, or inventor you need only thousands of true fans.——Kevin Kelly

你可能聽過,KK 經典的「1000 個真粉絲養活你」理論:人一輩子不需要有 100 萬個 followers,而只需要俘獲 1000 個真粉絲,我產出什麼你就買什麼,還能幫我到處安利。

你的注意力,我 p a y 了1000 個真粉理論

那麼傳統的方式,人們是怎麼找到這 1000 個真粉呢?KK 說,我們繞了一個大圈。

比如我要賣我寫的書,我要找一個中間商(agency)幫我出版、打廣告,並且我很難參與他的廣告決策,但是我為此要付一大筆錢,讓他幫我把這錢散出去「收買」粉絲。不管你是登板報,上新聞頭條,還是印在名人的褲衩上,說到底,這些錢的用途是啥呢?用來買人們的注意力。

但請注意,人們(受眾和粉絲)並沒有因為付出注意力而拿到錢。KK 說,他算了一筆賬,人每小時的注意力值

$3

注意力「值錢」嗎?

創作者 / 創造者們會問了:那我有沒有可能自己把這些錢,直接付給看我內容的人呢?隨便看看的就少付點,每次必讀完還帶主動傳播的真愛粉多付點。總之比我付給 agency 的那一大筆錢成本低就行了。而且我還能讓我的粉絲高興。

好,在高興之前,我們來看看,

什麼是注意力經濟?

你的注意力,我 p a y 了

The world after capital 這本書里說:工業時代之後,稀缺的不再是資本,而是注意力。這麼稀缺的東西咋看不到價值呢?

相關閱讀:資本過後,是注意力稀缺的時代

為什麼要打造注意力經濟

我們在前面提到,創作者的目的就是找到 1000 個真粉絲,當然真粉絲不是說他怎麼包養創作者,而在於他為創作者帶來的網路效應是巨大的,這裡面的價值「捕獲」很難言說。

你的注意力,我 p a y 了真粉絲拉動整個網路

創作者在意的是什麼?他們一般不會光指望著賣書來賺錢,而是更受益於受眾網路帶來的效應,而網路中每一個點都是粉絲的注意力(attention)。比如 KK,他的收入主要來自於演講和辦奇怪雜誌。雖然不靠賣書賺錢,但他希望人們去讀他的書,「讀完」 他的書。

這裡有一個好玩的故事,為了讓人們理解這種注意力經濟,KK 做了這樣一件事:他給自己的一本書定價 4 塊,粉絲買了之後「讀完」他會返給你 5 塊。

也就是說,他付你 1 塊錢來讀完他的書。

你的注意力,我 p a y 了電影《西虹市首富》畫面

這讓我想到兩個戲劇化的場景,一個是電影《西虹市首富》中暴發戶王多魚發明的「人瘦險「:給人們錢去減肥,你減一磅給你對應獎金。還有一個是好友 Daniel 在疫情期間發起的健身互助項目,每個人押 100 塊到礦池子,每天把運動過程拍成視頻打卡,如果成功堅持下來,就可以分礦池子里的錢。如果沒堅持,你的錢就被剩下的人分走。

好,我們再離地兒一點。受眾說了,除了拿到付出注意力的獎勵,若我還想與你發生長期的關係呢。咳咳,這位同志,說話注意點,你這是要變成真粉絲啊

你的注意力,我 p a y 了真粉絲追星成功 .jpg (dont get me wrong,i m one in red 😉

下面我們為真粉絲引入 NFT。(偽粉群體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那章了)

可以先讀:人類,回到物物交易所時代吧

NFT 和注意力經濟

KK 說,我們的世界正從一個個固定的名詞轉向一個個流動的動詞。在未來 30 年,我們會看到很多東西——像汽車、鞋子—— 在轉化為無形的動詞。也就是說,產品將變為一種服務和過程。

真粉絲會為創作者的作品買單,相應的,他們的注意力應該值得更持久、可以流動的權益。NFT 的作用是:

一種可信的記錄憑證

它將包含作品自打出生以來的「可信」記錄

使價格分層成為可能

在基於廣告的模式中,無論粉絲的熱情程度如何,收入都會或多或少地統一產生。與訂閱付費式網站 Substack 一樣,NFTs 允許創作者根據用戶的付費意願(反映熱情程度)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但 NFTs 會比非加密貨幣產品走得更遠,因為它們很容易被切成一系列遞減的定價層級。NBA 頂級投籃卡的價格從十幾萬美元到幾美元不等。想做比特幣的粉絲?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熱情程度,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最低至小數點後 8 位。加密的細粒度讓創作者可以捕捉到需求曲線下更大的區域。

也就是說,它可以量化粉絲的「attention」,進而對應權益分類。

使粉絲從消費者變成所有者

說更直白一點就是粉絲變股東,讓兩者之間的互動過程更直接一點,成本更低一點(因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了)。

對於創作者來說,我想知道誰擁有了我的作品的一部分,這和誰給我偶爾點贊、留言、轉發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用藝術家和藏家來比喻,真粉絲就是藏家。

對於真粉絲來說,你對創作者的喜愛不僅僅轉化成了行為,還有個憑證留在了你自己那裡。舉一個極不恰當的例子,就好像有了「你好,李煥英」的四刷電影票,就可以成為賈玲的股東,那我肯定四五六刷啊 …

無論是文字、圖像、視頻還是音頻,每個被創造出的媒體都體現著一個人的獨特性和創造力,NFT 是否可以作為一個媒介去幫助人們為自己的 idea 找到 1000 個真粉絲,將是非常有趣的話題。

最後

現實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多重身份:受眾、創作者、粉絲。每個人都在付出著注意力,每個人都在創作著不同的東西,每個人都想盡辦法捕獲著他人的注意力。逼逼了這麼多,也是在解答 / 繼續我自己的疑惑:

怎麼讓我們的注意力得到應有的回報?

怎麼找到我自己的 1000 個真粉絲並讓他們受益?

有沒有一個直接的方式,沒有中間商就不行嗎?技術怎麼幫助我們?

你的注意力,我 p a y 了這圖下次再說

好,我們最後實踐一下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

玩個遊戲

如果你沒有快進讀到了這裡,那麼你可能花了:

漢字總數:2744 個;英文單詞:211 個;

中文標點:343 個;英文標點:128 個;圖 7 張

閱讀所需時長:555 秒

按 $3/ 小時的注意力價格算的話,是 555/3600s$3=$0.4625*

那麼,我會為你「贊」或「在看」的注意力付 10 $DOGE(市價 $0.05 一個) 到 Fungi’s Fund*。 下次文章來揭曉我付了多少 $DOGE 的注意力。

*Fungi’s Fund: 一個野生基金,目前用途之一是預存未來貨幣——狗狗幣($DOGE),胖車庫收到的打賞等均換為等值 $DOGE 存入該基金,詳情請戳文章:什麼是被低估的。

如果看不懂遊戲規則,就直接點「在看」吧;)

相關閱讀

人類,回到物物交易所時代吧

資本之後,是注意力稀缺的時代?

什麼是被低估的?

A16z 對 KK 的訪談:https://a16z.com/2020/01/27/1000-true-fans-attention-economy-inevitable-kevin-kelly/

聲明:以上內容採集自互聯網,作品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內容均以傳遞信息為目的,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觀點,不作為任何投資指導。幣圈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請理性投資,切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如有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你可能還喜歡